喂養過雞的人都知道,雞在冷天是不產蛋的,要想蛋雞冬季多產蛋,需要做好以下工作:
一、做好保溫防濕工作
蛋雞最適宜的產蛋溫度為18℃-25℃,舍溫低于7℃時產蛋率和飼料轉化率明顯降低,所以做好雞舍保溫尤為重要。新建或待建雞舍盡可能選用保溫材料建造密閉性雞舍;已建成或正使用的雞舍在門窗外側加掛棉門簾,或在雞舍外墻加固一層保溫材料,對于特別寒冷地區可在雞舍內增設取暖設備,如煤爐、熱風爐等。
冬季雞舍濕度過大有利于細菌病毒的滋生,增加疾病的發生率,通常舍內相對濕度不超過60%為宜。因此,雞舍要勤打掃,同時要控制少用水,合理安排帶雞消毒的頻率和時間,避免舍內濕度過大。
二、創造良好的飼養環境
冬季氣溫偏低,只注意雞舍的保溫而忽視通風換氣,這往往是冬季發生呼吸道疾病的主要誘因。所以,在保持雞舍內穩定溫度的同時,及時清除糞便和垃圾,降低有害氣體的濃度;通過添加保健藥物消除有害氣體刺激;加強通風換氣,及時排出舍內污濁有害氣體。通風時間一般選擇在上午10點至下午3點氣溫高時。全封閉雞舍采用機械通風,應從弱至強逐漸進行,使雞有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,防止風機出風口和進風口處溫度驟降引起雞受寒發病。開放式雞舍通風時要防止出現對流風,一般采用天窗通風,通風口可設置擋風板,利用擋風板使進入冷空氣吹向上方,與舍內暖空氣混合后再吹向雞身,確保雞體健康。
三、保證充足的光照時間
冬季的自然光照不足,而光線的減少會使雞腦垂體前葉的相關激素分泌量降低,從而導致雞群產蛋率下降。因此,雞舍冬季要進行人工補充光照,以刺激蛋雞多產蛋。一般要求產蛋期光照每天16小時。人工補充光照要注意以下幾點:一是可提早開燈,早晨溫度比較低,早開燈可以增加雞體產熱量,降低因低溫造成的不良影響。同時可以使雞群在**溫度時開始活動和采食。二是要有規律性,按時開、關燈,切不可忽早忽晚、時斷時續,以免引起產蛋減少或換羽現象。三是可采用變頻開關,在每次開、關燈時都要逐步由暗到亮、由亮到暗,給雞一個適應過程,防止雞群產生應激。
四、增加能量飼料供給
雞飼料質量的好壞嚴重影響雞的產蛋性能,往往因為原料來源不同,成分含量不同,引起產蛋率不同程度地下降,產軟蛋、薄皮蛋等。建議較好采用正規大廠家的品牌全價料,確保雞體營養需求。冬季雞對飼料的消耗量要比其他季節增加10%左右,要適當提高飼料中的能量飼料,如油脂、玉米等,滿足蛋雞的營養需要,增強雞的抵抗力,提高產蛋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