幾乎所有的飼料原料均含有抗營養因子,特別是植物性原料。如果抗營養因子含量過高,對畜禽的生產性能和健康會產生不利影響。大豆類制品雖是目前飼料豐富的蛋白質來源,但含有多種抗營養因子,可致使乳豬過敏性腹瀉導致死亡等。乳豬料教槽中的隱形殺手——抗營養因子。
抗營養因子(Anti-nutritional factors)是我們對飼料中營養物質的消化、吸收和利用產生不利影響的物質的統稱。目前的實際生產中常見的抗營養因子包括蛋白酶抑制劑、植酸、單寧酸、霉菌毒素等。它能破壞或阻礙營養物質的消化利用,并對乳豬生長性能產生不良影響。
豆粕在飼料中的作用主要作為蛋白飼料,為豬提供所需的蛋白質,但他們都含有限制他們在日糧中應用的抗營養因子。豆粕雖然營養價值豐富,但含有較多抗營養因子,主要有非蛋白類抗營養因子(如植酸、低聚糖等)和蛋白類抗營養因子(如胰蛋白酶抑制因子、大豆抗原蛋白、脲酶等),不同的營養因子具有不同的抗營養作用。
抗營養因子幾個典型代表是單寧酸、蛋白酶抑制因子以及植物凝集素。這些抗營養因子會產生不良口感, 使乳豬喜食性降低,另一方面能與乳豬體內的消化酶、營養物質結合, 分泌刺激性物質, 使蛋白質消化受阻。過多的抗營養因子,使飼料的營養價值降低,乳豬消化困難,采食量下降,直接影響乳豬的生長甚至性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