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在很多自媒體都在分析玉米的漲價,小編認為還為時過早,因為購銷兩旺的市場還沒有完全的恢復,但華北地區深加工企業的頻繁落價也證明了華北地區的小“賣壓”正在顯現,特別是山東壽光金玉米的落價更是成了落價的“頭條”,他們敢這樣操作,主要還是年前的庫存很高,不害怕落價沒車,也讓華北地區的農民和貿易商有些情緒上的變化??磥砣A北地區賣糧節奏要快于東北。落價也正如小編年前所講,基層還有大量的余糧沒有上市,而春節過后也是需要進行釋放。
但整體看來,全國的玉米市場與年前的行情沒有什么太大的變化,南方兩地又形成了明顯的差別,華北一個勁的小幅度落價,而東北地區開啟了小幅度的上漲,特別是東北地區的吉林松原嘉吉打響了東北深加工企業上漲的“炮”,但這里有個問題,二等玉米漲了、四等玉米價格漲了,三等卻沒有漲價,而四等糧的漲價只是恢復到了開稱的價格,這算是漲價嗎?他們這次所謂的漲價,主要原因就是松原周邊二等糧和四等糧都沒有多少,就是為了吸引黑龍江地區的糧。產品虧錢,賣不動,只有減量進行生產??磥碛美显捫稳莶粸檫^“小雞撒尿,各有各的道”啊!
2月8日全國玉米價格
吉林松原嘉吉二等糧價格為2500元/噸,三等收購價格為2460元/噸,四等收購價格為2440元/噸,二等14個水分1.25元/斤,三等14個水1.23元/斤,四等14個水1.22元/斤,二等20個水分1.16元/斤,三等20個水分1.1414元/斤,四等20個水1.1322元/斤,二等30個水分1.01元/斤,三等30個水分0.9938元/斤,四等30個水分0.9858元/斤;吉林燃料乙醇14個水分2510元/噸;克東名山糧庫20個水分1.105元/斤,30個水分0.955元/斤;
現在市場的基本面表現出了與年前差不多的行情,但年后的一些表現也是所有收糧人和產業鏈條的人關注的,小編總結了以下幾點與大家一起分享交流:
種表現就是不論是外盤和國內期貨的表現就是翻紅上漲,這種效應自然而然會帶會國內現貨的上漲,雖然資本會“講故事”,有“題材”,導致大豆和小麥的上漲,但玉米的上漲并沒有完全被帶動,還是以多空在博弈。
第二種表現就是小麥的供需,對于今年的玉米市場,還是要看小麥的“臉色”,也就是說玉米會是小麥價格的“追隨者”,現在小麥價格表現了較強的態勢,那么對于玉米價格的上漲會有一定的支撐。但我們也要注意到玉米價格從2020年1700~1800/噸左右的價格上漲到了2400~2640元/噸左右的幅度,這樣也會抑制市場的需求,從而引出各種替代。各種進口的大麥、小麥、高粱、碎米、還有3月份即將要進行拍賣的水稻等等,這些都將會是影響玉米價格上漲的一些因素。同時小麥價格未來將如何演繹也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玉米的行情,如果小麥價格一直保持頭部或高價位,那么自然也會帶動玉米價格的向上浮動,如果小麥價格受到政策性引導和市場供需的平衡,對于玉米來說也是一種壓制。
第三種表現就是玉米上市和貿易商賣糧的節奏,華北地區由于地少糧少比較零散,很多農民也急于在節后把玉米進行變現后外出打工,而深加工企業的庫存相對來說比較安全,所以這也是他們頻繁落價的底氣。東北地區表現就比較慢一些,還沒有正兒八經地進行大面積的賣糧收糧的工作,同時銷區在節前已經備有一定的庫存,所以也不會著急進行補庫大量的要糧。
第四種表現就是不同企業的庫存,東北地區的輪換工作還會繼續進行,后期會不會再加大輪換的數量現在還不明確,同時東北深加工企業的庫存表現出來的沒有底氣,年后會不會通過漲價來進行收糧,未來一星期就會看出端倪。而華北深加工企業的落價也是貿易主體建立庫存的機會,跌得越狠,建庫存的意愿就會更強烈,重點來了,東北和華北地區有可能表現出不同的行情,東北玉米價格一直處于高位,后期可能漲幅不會很大,而華北地區的價格有可能會出現大的行情。
所以短期來看,現在來看玉米市場的變化還沒有真正展現他們的“實力”,還沒有進行運作流通,只有真正的開工才能對后期或短期的行情做一個相對真實的判斷,現在就判斷玉米大漲或大跌還為時過早。